软件标签: 音乐巨人贝多芬 ppt课件
音乐巨人贝多芬ppt是一款专门为中学教师制作的教案课件,本课件从多方面详细解读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,让学生能深层次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,明白作者的写作用意,有需要的朋友欢迎来下载体验使用。
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文介绍:
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3课和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13课,作者何为。文章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,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。
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(1770年-1827年)男,伟大的德国作曲家、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,对世界音乐的发展(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)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被世人尊称为 “乐圣”。
教学目标:
1、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2、在《命运》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,走进巨人,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。
3、在朗读探究,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。
4、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,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、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。
贝多芬介绍:
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(1770.12.16-1827.3.26),血型:O。德国作曲家、钢琴家、指挥家,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。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。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。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,接触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想。
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。
1792年定居维也纳,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。自此开始创作生涯。
1798年起听觉衰弱。
1820年两耳失聪,但从未辍笔,毕生追求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理想,其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、争民主的革命热情,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。
晚年处于梅特涅反动统治和封建势力复辟时期,部分作品流露消极情绪,但仍不失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切向往。其创作继承海顿、莫扎特传统,吸取法国大革命时期音调,鼓舞人心,激励斗志。
为使音乐表现戏剧性对立,在创作手法上进行多方面的革新:运用广泛发展的对比主题,富于动力的和声进行;扩展奏鸣曲式结构使之适应矛盾冲突,深化了引子与再现以及尾声的表现意义。在套曲中善于以充满动力的谐谑曲代替雅致的小步舞曲,赋予管弦乐曲以交响性构思的配器,并在交响乐中引用人声等。
其创作成就极大地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,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。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(以第三《英雄》、第五《命运》、第六《田园》、第九《合唱》最为著名),歌剧《费黛里奥》,戏剧《哀格蒙特》《雅典的废墟》配乐,钢琴协奏曲五部,小提琴协奏曲一部,弦乐四重奏十六部,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和弥撒曲两部等。
∨ 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