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神5.8版本深渊前瞻解析:难度升级,机制与配队考验升级
本次深渊的难度较往期有明显提升,其中首间房间的挑战尤为突出——据当前版本测试数据,这期深渊第一间的最低输出量门槛已攀升至930万,且上半段12个怪物的组合对许多角色的输出与生存能力都构成了严峻考验。下面将针对上下半段的怪物机制、元素特性及配队思路逐一解析。
上半段:高频群怪压力,对群能力成核心
上半段怪物配置包含两类镀金旅团:8支无召唤能力的“固定组”与4支具备召唤技能的“增援组”(分为A组与B组)。战斗机制上,场上会始终保持2个A组怪物+1个B组怪物的组合。关键规则是:击败任意A组怪物后,系统会立即从A组刷新1只新怪;若将当前A组全部清空,B组怪物也不会因此补员。同理,B组的刷新逻辑与A组一致。这意味着实际战斗中,玩家需要面对的是“1个B组带2个A组”的循环刷新模式,整体相当于4波怪物连续挑战,且怪物分布较分散,对群攻击手段的需求大幅提升——无论是远程角色的范围覆盖,还是近战角色的走位聚怪,都将成为上半段通关的关键。
下半段:元素抗性与专属环境双重考验
下半段的怪物设计与元素互动更为复杂:
● 第一波是拥有70%火抗的游像,本体持续附着火元素并释放范围灼烧,虽对蒸发水C、融化冰C仍有一定反制空间,但高火抗属性会显著削弱火伤角色的输出效率;
● 第二波的“山王”经过“减肥”调整,前一期深渊中其561万的恐怖血量已削减101万,但即便如此,剩余血量仍属高规
● 第三间房间的BOSS对非水、雷属性角色附加135%高额抗性,直接限制了常规元素输出的发挥空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下半段整体偏向“玛拉妮专属环境”——尽管存在弱火的火抗游像、火大灵等单位,但前两间的火抗环境与夜魂增伤体系(如特定角色或武器提供的增益)、第三间的夜魂机兵辅助,均暗示需围绕马拉妮的技能特性(如元素附魔、增伤联动)构建队伍,对玩家的“角色池深度”与“配队灵活性”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总结:输出与机制双高门槛,感电与减抗成破局关键
综合来看,5.8版本深渊的核心挑战集中在三点:一是输出量要求陡增(首间930万),二是上半段高频群怪对输出覆盖与生存能力的高压,三是下半段元素抗性与专属环境的配队限制。其中,感电反应因能高效应对群怪与高抗目标(如触发感电后无视部分抗性),成为本版本深渊的“特化核心”;而减抗位(如具备大招减抗20%能力的角色)则尤为刚需——无论是针对山王的火抗、BOSS的非水雷抗,还是游像的高火抗,减抗都能显著提升输出效率。此外,召唤类技能(如持续召唤小怪干扰敌人)因能打乱怪物节奏、创造输出窗口,也值得重点关注。总体而言,本次深渊对玩家的“角色box完整性”“元素反应理解”及“配队策略调整能力”均有较高要求,需提前针对性培养适配角色与圣遗物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