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冠黔人国,盐登赤河。这句诗句形象生动,富有诗意,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。诗中的“酒冠黔人国”指的是贵州,贵州是以黔为别称的,而“酒冠”则是指贵州出产的优质酒品。这里的“酒冠黔人国”揭示了贵州的酒文化和民风民俗。“盐登赤虺河”指的是盐亭县的赤水河,这里有一座石刻古城墙,形如腰带,因而又被称为“腰城”,也是赤水河的著名景点之一。而“赤虺”则是指这里的一种蛇,据说是有毒的,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这里的“盐登赤虺河”表现出了赤水河的奇特景观和历史文化。
诗句”酒冠黔人国,盐登赤河“的作者是谁?
答案:郑珍
答案解析:“酒冠黔人国,盐登赤虺河。”这句诗出自于清代著名学者、诗人郑珍的《茅台村》。
郑珍(1806-1864),清代学者、诗人。字子尹,晚号柴翁,贵州遵义人。道光举人,曾任荔波县训导。治小学、经学,又为当时宋诗派诗人,有《仪礼私笺》、《巢经巢集》等。《茅台村》全诗:远游临郡裔,古聚缀坡陀。酒冠黔人国,盐登赤虺河。迎秋巴雨暗,对岸蜀山多。上水无舟到, 羁愁两日过。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,还融入了很多历史和文化内涵。
创作背景
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被誉为西南大儒的贵州遵义籍文学家、诗人郑珍,由遵义赴仁怀厅访问原遵义知府平翰,途径茅台镇,看到茅台依山傍水,草木丰茂,实乃酿酒的风水宝地。当地人告诉他“采天然之气,取地下之灵,人得其洁,窖得其老,火得其缓,除此别无其它”。
郑珍听后十分佩服茅台人的智慧,赞美其酿造技术之高明。于是在《遵义府志》中就记载了:“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,黔省称第一。其料用纯高粱者上,用杂粮者次,制法,煮料和曲即纳地窖中,弥月出窖烤之,其曲用小麦,谓之白水曲,黔人称大曲酒,一曰茅台烧。”